|
|||||||||
误区四:“先出几个方案来看看再说吧”
创意强调灵感,创作讲究激情。
无谓的多出方案,首先表达的是对设计公司设计人员的不信任。其次,是对创作公司劳动付出的漠视,再次,是对自我责任的缺失,因为这个前提是企业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,随意处之。
专业设计公司的主创人员创作样本的过程,本身就是个寻求最佳途径的过程,这个过程包含众多的选择比对以及创意优选过程。同时也是严谨而系统的,在客户得到作品的同时,也是专业人员将客户需求以专业手段表现的成果。也就是唯一最佳的结果。越是专业的人员对这方面的把握程度越高。所以,不同人员创作出的样本,出手水平是不同的。其含金量也完全不等。
许多客户在前期接触谈需求、要求的时候草草了事,而在方案出来后三易其稿,其实更多的是消耗了创作公司的激情。基本上专业公司改稿超过3稿,设计创作人员的激情已经完全耗尽。哪怕再专业的选手,在没有激情的基础上是很难产生创意,根本是创作不出一流的作品的。
因此,并不是稿子越改越好。期望得到高品质样本的企业,应该优选创作公司及创作人员,事先进行有效的、有深度的沟通,这样的话,你样本的设计才可以得到最佳的表现。
误区五:“样本设计创作当然全部是设计公司的事情”
优秀的设计创作公司只是一半,基于了解深度,越是需要高质量的样本,越离不开当事企业的协助。那种甩手企业把事情完全推到创作公司这边,看起来是完全轻松了,但实际上是脱离了自我要求的控制。再有效的沟通也无法丝毫不差完全描绘出事物的本质,沟通总是有局限的。并且,样本其必须准确体现企业客户的专业性、差异性。而往往这些专业的东西在创作人员的了解中是片面及零散的,很容易走偏,作为必要协助补充的积极完全配合,这一点是样本创作中,企业必须做到的。没有有效合作的前提,创作的样本仅仅是图有虚表。
误区六:“设计得是不错,只是费用太高”
优秀的创作,来源于积累与把握。样本由沟通、创意、拍摄设计、校对,再到成品印刷制作完成,环节繁杂,控制环节越多,最后的相对偏差度也就越大。创作公司要保障最后客户看到的是合乎要求的作品,必须由专业主创人员实行全程监管跟踪,而不是交代给哪个环节的配套商。负责任的专业创作公司,将会对可能产生偏差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规避,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保持与客户的有效沟通,因此,期间所消耗的附加成本实际也是非常大的。而这一切努力,客户未必能完全看到。加上专业设计人才的稀缺性,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失误承受相应的责任能力,这都将是保障高品质样本出炉的基本条件。所以,物有所值,贵,自有贵的道理。抛除品质与途径,单一评价费用高低的做法,实际上是最为愚蠢可笑的。
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沾光与便宜,专业自有专业的价值。如果你能找到最合适于创作你企业要求的公司,能遇到真正专业负责的创作人员,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制作出符合使用需求,并对你的企业文化理念提升,市场拓展,客户服务完善起到积极推动性的样本,那么,真的是恭喜你了。